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洗手可消除宝宝手上90%的铅

2012-09-25 06:39:56四川在线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期,铅中毒事件沸沸扬扬,许多家长都担心自家宝宝不小心也“中招”,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控儿童血铅超标?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主治医师张悦介绍,按照目前我国的血铅标准,每分升10微克以上是高铅,20微克以上属于铅中毒水平,一般在5微克以内,属于比较安全的范围。

  当血铅值在每分升5微克以下时,一般不需要进行干预,5-10微克之间,即介于安全范围和高铅水平之间,医生一般会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如何减少铅的摄入和促进铅的排出。

  如果血铅水平在每分升10微克以上,可以配合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帮助家长寻找可能的铅污染源。

  张悦表示,和过去比起来,现在到医院给孩子查血铅的家长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了,相关的科普教育也挺多,还有一些排铅产品的广告宣 传,都让家长们更了解铅的危害,也更关注孩子的血铅水平。“而且有些家长会往这方面对号入座,比如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太好,注意力不太集中,家长就会想,有 没有铅中毒的问题,因为网上都这么说,家长就很重视,特意带孩子来查血铅。”

洗手可消除手上90%的铅

  ■ 六问血铅

  1、铅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85%儿童通过手口途径摄入

  张悦介绍说,铅摄入的途径,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通过手口的途径,据统计,儿童由这一途径摄入铅所占比例约为85%。

  有些孩子经常啃手、咬指甲,把玩具放进嘴里;而诸如染料、涂料、印刷品、个别化妆品或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沾污双手,儿童的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故手口途径最易令铅进入儿童体内。

  铅在肠道内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两种方式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主动转运是铅与肠黏膜上一种转运蛋白质结合,由转运蛋白作载体将铅转运入血液,占吸收总量的80%以上。被动扩散则是铅由肠腔向血液自然扩散,肠腔中铅浓度越高,被动扩散的量就越大。

  研究证明,由于铅和钙、铁和锌等在肠道吸收过程中享用同一部位的转运蛋白,在吸收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因此,提高膳食中钙、铁和锌的含量,可有降低铅在肠道吸收的效果。

  其次是通过呼吸道摄入的铅,汽车尾气和装修污染是两个主要来源。空气中含铅的灰尘经鼻孔吸入呼吸道后,一部分被鼻毛、气管纤毛和支气管纤毛、细支气管纤毛阻挡,最后以痰液的形式返回口腔,儿童将其咽入消化道。另一部分特别微小的铅尘到达肺泡,沉积在肺泡里,然后由吞噬细胞等吸收,进入血液。

  还有一种途径是皮肤接触,如从事铅作业的工人,铅可被皮肤直接吸收。

  2、为什么儿童更要注意血铅超标?

  儿童对铅吸收率约为成人5倍

  张悦表示,铅有摄入,就有排出。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摄入,也能从尿液、粪便等排出,呼吸也能排出铅。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排铅能力,但孩子比较弱,据研究,儿童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但排铅的能力却只有成人的1/17。

  如果孩子摄入的铅较多,排出又慢,就会在体内蓄积,最后导致慢性铅中毒

  此外,铅尘大多悬浮在距离地面1米以下的空气中,此处空气中的铅浓度比1米以上高约16倍,与儿童呼吸的高度正好一致,所以儿童通过呼吸摄入体内的铅比成年人高很多,居住楼层低的儿童更容易发生铅中毒。

  3、血铅超标有哪些危害?

  主要影响神经/消化/血液系统

  张悦说,铅超标,主要是有一些神精-精神系统的危害,比如说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易怒、攻击行为等,还有消化系统的,比如消化不良,食欲差,恶心,会有不规律的肚子疼等,在血液系统,则可能导致贫血等。

  不过,这些症状的轻重与体内铅水平并不一定成正比。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张悦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普外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徐正莉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发热、久咳、久喘、厌食、疳积、遗尿、汗证、泄泻、便秘、注意力缺陷综合症、抽动秽语综合症、水痘、肾炎、紫癜等常见病、多发病颅腔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神外疾病神经感染及神经免疫性疾病。

  • 郭友华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擅长领域:脑卒中(中风)、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以及颈肩腰腿痛、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韧带损伤术后、半月板损伤术后以及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面肌痉挛、脑损伤及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疼痛的浮针治疗、局部注及小针刀治疗。

  • 赵鲁琦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抽动症、儿童多动症、脾胃不适、小儿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