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暂时性奶水不足的“哺乳危机”

2008-04-02 18:3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丽华生了一个胖儿子。孩子出生后,只要饿了,就睁开眼睛,张开小嘴巴,在她鼓鼓的乳房上吸奶。吃饱后,小家伙就心满意足地注视着自己的妈妈,然后安静地睡上2个小时。

  眼看着他小脸蛋一天天长大,身体也越来越棒,丽华和全家都喜滋滋的。  但是丽华出院后没几天,不知为何,原先老是鼓鼓的乳房却胀不起来了,也没有了奶胀的感觉。宝宝饿急了,哭着闹着,可是把奶头塞进他的嘴里,吸奶的时间很短,也不安静。眼见宝宝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全家人急得团团转,炖鸡汤、鱼汤……换着法儿给丽华多吃生奶的食物,但是奶水仍然不多。

  于是到医院找医生咨询。医生先详细地询问了丽华一些情况,又对丽华和孩子做了仔细检查,排除了双方患病的可能性,最后告诉丽华,她的这种情况属于“暂时性母乳供应不足”。

  医生说:“‘暂时性母乳供应不足’又称‘暂时性哺乳期危机’,通常发生在产后3个月内,有的稍晚些,但几乎每一个新妈妈都可能遇到。引起哺乳期危机的原因很多,如环境突然改变;或因照料孩子过于疲劳,精神紧张;或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或因为母亲或婴儿一方曾经患过疾病;或是母亲月经期恢复;或婴儿生长突然加快等等。我分析你突然奶水不足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刚出院,环境改变,加上带孩子身体疲劳,精神紧张。”

  听到这里,丽华忙问:“奶水不够,要不要加喂点牛奶?”

  医生告诉她,没有必要。哺乳期危机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般持续7~10天。此期间,只要静下心来,寻找原因,消除顾虑,坚持勤喂奶,坚持不加喂牛奶、奶粉或其他辅助食品,乳汁很快又会增多而满足婴儿的需要。 丽华听到这里,猛然想起一件事,便告诉医生:她同车间的一个姐妹,去年生了孩子,也出现像自己一样的情况,心痛孩子吃不饱,没听婆婆的话,忙着给孩子添喂牛奶,结果后来奶水越来越少,只得改用人工喂养了事。

  医生听了她讲的这件事,微笑着说:“是呀,一些初为人母的妈妈缺乏对暂时性哺乳期危机的了解,又没有哺乳经验,发生后就焦急不安,甚至怀疑自己的哺乳能力,急着给孩子添加牛奶、奶粉或其他辅助食品。这样一来,小宝宝的肚皮就被这些东西填饱了,况且奶瓶的假奶头孔又大又多,就懒得再吸吮妈妈的乳头了。乳房少了足够的刺激,得不到排空,分泌量就会急剧减少,到头来,暂时性乳汁不足变成了永久性乳汁枯竭,最终必然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给母亲和孩子带来终生的遗憾。”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医生告诉丽华:  一、产后母亲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始终充满信心。据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母亲完全有能力以母乳喂哺孩子。乳汁分泌与大脑关系密切,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精神因素可使乳汁的分泌减少。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婴儿同步休息法。听轻松愉快的音乐,看健康有趣的书画,有利于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

  二、妈妈的乳汁来源于食物,哺乳期间应注意不偏食,多吃一些能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可根据各人的习惯,经常吃鲫鱼、鲢鱼、猪蹄、鸡及其汤汁,还可适当多吃些黄豆、豆腐、丝瓜、黄花菜、核桃仁、芝麻之类食物。哺乳期间,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类的药物避孕,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三、产后4个月内不要轻易给孩子添加任何其他辅助食物,坚持勤哺喂。婴儿的吸吮动作,可以刺激母亲乳头神经末梢,促使脑垂体产生催乳素,由血液带到乳腺,促进乳汁分泌。此外,还可促使乳腺管内的奶水排空,减少奶胀之苦,防止因此诱发乳腺炎。

  四、注意喂养技巧。每次喂奶双侧乳房都要给婴儿吸吮足够时间,一侧至少10分钟,这样才能让婴儿吃到乳房后半部储存的奶。后奶(每次哺乳快结束时的奶)脂肪含量多,热卡高(为前奶的2倍),可使孩子得到充分的营养。如果每侧只喂几分钟,孩子只吃到“前奶”就容易产生饥饿感,营养也不够。喂哺时,不要给婴儿穿太多的衣服。不然的话,往往没吸上几口就睡着了,刚刚放下,又惊醒哭吵着要吃。如此反复,吃不上后奶,还打乱了母乳喂养节奏。此外,要坚持夜间哺乳。因为夜间睡眠时泌乳素的水平比白天清醒时为高,可增加乳汁分泌量。如果遇到母婴一方患病暂时不能哺乳时,一定要将乳房内的乳汁挤出排空。每天排空次数6~8次或者更多些。只有将乳房排空,日后才能继续分泌乳汁。  五、月经期的第1~2天,母乳可能会减少一些,可用增加哺乳次数方法来补救。待月经期结束后乳汁的分泌又会增加。

(责任编辑:梁莉莹)

育儿频道点击进入育儿频道精华文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