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春季宝宝怎么穿不生病?做到这几点,宝宝少“受罪”

2022-02-22 01:21:4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天穿衣服是不是就应该多穿点?有的家长总是凭着自己的体感来给孩子穿衣,或是总担心冻坏了孩子而盲目给他保暖。那么,穿多穿少,到底谁说了算呢?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越秀急诊科护士长  王晓琴副 主任护师

俗话说:“春捂秋冻”,“宁可热着点,也不要着凉生病了!”有没有戳中?您是不是这种家长?近期,有个幼儿园孩子被奶奶穿了7层衣服、4层裤子而被冲上热搜,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真的是宁可捂着,也别着凉了吗?其实不然,捂得太多,影响了机体的散热,可导致宝宝体温上升,处于高温状态,长时间处在这种高温状态,可引起宝宝的不显性失水增加,严重者还可引起脱水,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衣服穿多穿少,谁说了算?

很多家长总是凭着自己的体感来给孩子穿衣,或是总担心冻坏了孩子而盲目给他保暖。那么,穿多穿少,到底谁说了算呢?

一般来说,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 基础代谢旺盛,产热多,穿衣上比成人多穿一件衣服就可以了,如果大人穿短袖,宝宝可以穿一件长袖,如果怕宝宝着凉,可以加件背心或小肚兜。

1-3岁内的孩子,活泼好动,基础代谢率更高,比成年人更容易出汗,且此年龄段的孩子已能表达自我感受,穿衣件数大概与成人相当,甚至还可穿得更少一些。早上起床后,家长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与前一日的进行对比,如果气温变化不大,无需轻易增添衣服,穿得太多,运动出汗后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宝宝运动后,大概10分钟左右,家长可观察下孩子的情况,若面色红润,贴身内衣干爽,则证明穿衣得当,若内衣已潮湿,则证明穿衣太多啦,应逐渐减衣。

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家长可以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不要直接穿一件特别厚的衣服,可以选择穿几层的衣服,以方便根据温度变化或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出增减衣物的调整。“洋葱式”穿衣法,即里面贴身的衣服可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中层是保暖的衣服,外层的衣服,可以根据气温的高低来选择不同厚度的外套,且最好是有挡风防水效果的。

衣服穿够没,摸哪里?

孩子的衣服穿得够不够,很多家长习惯性摸孩子的手脚,觉得手脚热乎了,才算穿够了。其实,因小婴儿末梢循环稍差,手脚会稍微偏凉一些,所以,光摸手脚,是不靠谱的!要判断孩子穿得是否合适,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摸孩子的颈背部,若颈背部是温暖的,则穿衣合适,若颈背部是湿润的,说明捂得太多了,要适当调整下。

总之,穿多穿少,宝宝说了算,家长千万不要盲目地给宝宝“捂着”或“冻着”,谨记“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通讯员:林惠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王升旭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领域: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小儿脑瘫,各种神经症,穴位埋线治疗肥胖、顽固性癫痫和肠易激综合症等。

  • 吴剑辉副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领域:抽动症、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脑瘫、脑发育不良等儿童疾病

  • 曾爱琼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心理障碍,失眠,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多动症,自闭症,抽动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