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教子宝典:儿子教我怎样做母亲

2010-09-21 10:08: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屈指算来,我“读”书已有近十年了。小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听妈妈讲故事,不然我睡不着觉;大些了,就自己看拼音和画;刚认字的时候,我自己看小儿书;认字多些了,就开始看真正的连环画了……直到现在,我已可以看小说之类的了。

  我读过的书中有很多本我都觉得非常好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看第一本《三国演义》是一本两三厘米厚的连环画,现在我爸那两本共有四五厘米厚的半古文半白话的原文正版《三国演义》,我也看了三四遍了,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觉得有趣。我还声称要把四大名著的其他几本也看到这个地步,实实在在是因为我在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别的不说,就说夏天的夜晚吧,我常常和爸爸妈妈出去散步,边散步边讲历史,当讲到3国时期的时候,他们已经需要经常向我请教了,我很有成就感。还有,我读名人传记时,那更是感慨万千,收获多多。总之,通过读书,我觉得我在生活中说话变得有趣了,写作文也变得容易了……在书中我既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快乐。由此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啊。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道理,我自己就在读书中有很大收获。多读书,读好书,这个道理我是永远不会忘的。

  这是儿子小学里的一篇作文,我看了后很是欣慰,孩子爱上阅读,这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

  如他作文里所言,他小的时候讲故事是我们俩儿的必修课,不讲他睡不踏实,《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黑猫警长》《小王子》《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等等,各种深浅各种版本的书,几大箱,天天讲,大概讲了有两个一千零一夜吧。

  讲的时候,结合他的生活用他能理解的语言给他解释很多故事里出现的常用的词、常见的事还有典故,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他能获得比故事书多得多的东西,包括“大道理”,也算是互动环节吧。讲的时候声情并茂,孩子的收获最大,他碰到相同情境时会模仿,而且对于朗诵有很大帮助。儿子现在已经13岁了,从小学到初中,朗诵在班里一直是受到表扬的。

  他3岁的时候,我考上母校MBA,无论是考前复习还是后来念书还是最后写毕业论文,不管多忙多累,从未耽误给他讲故事。考前复习的时候,下班忙完家里的事后,8点45准时给他讲故事,之后他睡着了,我起来看书到12点,有的时候就太累了,讲着讲着会睡过去,他会用小手轻轻推我,然后目光炯炯地看着我说:“妈妈刚才讲错了,黑猫警长还没来呢”。

  因为他的认真,因为我的坚持,儿子爱上了阅读。

  儿子看书不挑,什么书都看,看什么都津津有味,看什么几乎都可以做到一卷在握,可忘寝食的境界。现在他读初一了,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去图书馆和书店。涉猎也相当广泛,科技类、小说类、历史类无所不包,因为书看得多,所以他的知识面很广,人也很风趣,这样在收获了知识的同时收获了自信也收获了友谊。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外文名:AgathaChristie)的书和当年明月的书。我喜欢阿加莎的书,先后买了十几本,从未想过儿子会爱看,因为是英国人名,英国的风俗习惯,英国的语言习惯,其所有悬念都在最后揭开,而推理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是过于严密了,看过电影《阳关下的罪恶》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人都知道,那么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利益关系,还有那么精准的时间配合,对于一个儿童阅读者来说应该是晦涩的或者是枯燥的,但儿子跟我一样爱看,还能和我讨论得津津有味。我想也许是我的热爱引起了他的兴趣?能与我讨论故事情节应该也是兴奋点之一,当然还有书本身的精彩和我的遗传基因。由此可见,家长的爱好和兴趣能对孩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合格的家长,应该拥有自己的爱好,而不是只陶醉于为了家庭“牺牲”自己。

  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因为不脱产读研,所以在家免不了要见缝插针地看书写作业,时间久了,儿子也学会了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找出他喜欢的书高高兴兴的看。可能他看妈妈老是这么“玩儿”,所以他也学着玩儿,玩着玩着就有了兴趣。很多时候当他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比如人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小孩要睡午觉,妈妈不睡?金鱼睡觉吗?我经常在告诉他为什么之后加一句,书上说的哦。

  关于儿子的识字,我好像没有刻意教过他,只是平时看见什么就指着念给他听,讲故事时碰到白天看见过的字,会指给他看;家里贴着汉字英文卡片;领他下楼梯时会数数,中文一遍英文一遍;坐公交车时,会读站牌;看见警察,会告诉他,这个叔叔跟黑猫警长一个职业;看见外国人,会告诉他,格林童话故事里的人大部分是那个样子的,地球是圆的,他们生活在地球的那一边。不管他懂不懂,都讲给他听,然后给他推荐几本书,从书里找到讲过的东西的关键词和画,再让他自己看。他上幼儿园后也学了些字,再加上他以前就认识的,在街上就能读不少标牌了,认字热情高涨,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4岁时带他到超市买东西,事先告诉他我们要买什么,让他帮着找,结果在超市里儿子用清脆的童声大声喊:妈妈,我找到傻乐牛奶了!一时间周围人都看着我们笑,原来是奥乐牛奶;还有在公交车上,儿子指着路边一个大大的牌子大声念:寒容加非,然后问:“妈妈,什么意思啊?”我定睛一看,是赛客咖啡,一个也没念对,给他解释什么叫咖啡,赛和客都什么意思。还有一次我和他爸爸随便聊三国里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儿子一直一言不发,我们很奇怪,就主动问他:你觉着荀彧这个人怎么样?儿子嗫嚅着:我才听出来你们说的是谁,他叫荀彧啊,我一直叫他“苟或”来着……这样学的字儿子印象深刻,长大后还时不时拿出来自嘲一番。

  当年明月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现在是儿子的偶像之一。应该说《明朝那些事儿》给我们全家做了一次明朝历史的“科普”,由于写得轻松诙谐,所以容易阅读,容易记住,我们饭桌上话题经常是这本书里的人物和语言,大家都忍俊不禁,儿子在生活中也经常提到这些明朝的人物,比如朱重八和朱木匠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人,好像他们就是他们班同学似的。更有趣的是儿子喜欢上了当年明月的叙事方式,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他着手写一部小说,科幻题材,外星球的几大集团之间的争斗,人物名称来自同学的真名和绰号,争斗中有明争和暗斗,其中间谍和情节的安排让人想起阿加莎的手法,但整个作品的叙事风格却是当年明月的。由于课业繁忙,小说只写了三章,虽然儿子中学的作文成绩实在不敢恭维,已经成了拖后腿的科目了,但这部小说的开头还是蛮吸引人的。我相信,有这样写作愿望的儿子,他的作文总有一天会写好的。

  应该说给孩子讲故事培养他阅读的习惯,当初也并非我有意为之,我一直都在磕磕绊绊地学着做母亲,在最初的阶段是没有那么多筹划的。讲故事是孩子本身的需求,也是我个人的习惯和爱好使然。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父母培养了阅读的习惯。书籍在我的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有什么困惑会想到去书里寻求答案,并因此而获益匪浅。有点遗憾的是当初对于古诗词的熏陶少了些,儿子没有爱上诗词。现在家里吃饭或者外出散步时经常和他爸爸故意讨论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讨论当时作者的仕途情况及写作品时的心境,引起他的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儿子在学校也学了一些诗词,碰上他学过的,他会热烈地参加讨论。希望长大后他能爱上诗词,能体会到诗词的妙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