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六类药物易引发肝损伤 家长心中要有数

2014-03-21 01:18:03网易亲子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临床上发现,有六类药物最容易损伤肝脏引发“药物肝”:包括抗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

  近日,为了预防孩子感冒,武汉周女士一日三餐给孩子喂服感冒药,没想到3天后竟喂出肝损伤。3月18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肝胆相照,合理用药”。据统计,除了常见的乙肝酒精肝脂肪肝等,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即“药肝”发病也增加了不少,已经排在国人肝病的第四位。在药物性肝损伤中,西药导致的占55%,中药导致的约占45%。

  为防止孩子被传染感冒 三餐给孩子喂药

  武汉周女士和丈夫因为天气骤冷骤热相继感冒,她担心7岁的儿子彤彤会被传染,于是一日三餐给孩子喂服感冒药,没想到3天过去,彤彤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皮肤蜡黄。

  医院检查报告:肝功能异常

  上周,她带彤彤在附近医院查出肝功能异常,连忙转到市医疗救治中心做进一步检查。甲、乙、丙、丁、戊肝都排除了,医生怀疑肝功能异常为服用感冒药所致。在停药并对症治疗后,昨天,彤彤转氨酶恢复正常。

  医生:感冒药不得胡乱吃 易致肝损伤

  心肝病科医师表示,感冒药能够起到退热、缓解鼻塞流涕的症状,主要在于其中含有名为“乙酰氨基酚”的成分,因过量服用引起肝损伤的病例临床并不少见。给孩子同时喂服多种感冒药物,或多倍剂量服用,这些做法都会导致“乙酰氨基酚”超量,加重毒副作用。

  在感冒药使用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不要服用止咳和感冒药物,6岁以下的儿童谨慎使用。

  六类药物最易引发“药物肝”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临床上发现,有六类药物最容易损伤肝脏引发“药物肝”:包括抗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此外,长期大量服用保健品和减肥药,也可能造成肝脏损伤,这部分人群要提高警惕,定期检查。

  拓展:“肝”的小知识 家长心中要有数

  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需要补充营养和抵御外界疾病的关键时期。相比强盛的营养需求,身体的各个器官却完全没有发育到能够全部接纳和承受的状态。而且,满足了一部分的营养需求,就会使另一部分的平衡被打破。因此,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肝脏就起到了承前启后、调节体内平衡的作用。

  宝宝的肝脏,和大人的不一样

  1、婴幼儿时期,肝脏的负荷是最大的,容易因超负荷而发生病变,需要家长悉心呵护。

  2、宝宝的心智尚未成熟,很多方面不知道节制,比如:遇到爱吃的食物,宝宝就会不停地吃,既然宝宝能吃,爸妈很少会阻止,于是,宝宝的肝脏只能受累了。

  3、宝宝一直被众星捧月般呵护着,稍不顺心,便会生气、发怒。尤其是那些娇生惯养的宝宝,情绪上的变化对肝脏的影响就更为强烈,哭闹、烦躁不安、多动等时有发生。“肝火旺”的宝宝,肝阴和肝阳必然失调,从小就是“亚健康宝宝”。

  “七看”知晓孩子是否得乙肝

  一看精神

  注意看小孩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来一直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突然变得懒得动、疲倦、思睡,这就要引起注意.

  二看食欲

  观察小孩食欲是否正常.要和过去进行比较,看其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大小,是否下降;尤其是对油腻的东西,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应注意是否已患上肝炎

  三看面色

  主要观察面部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继而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如见黄疽,应提高警惕。

  四看大小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或时而腹泻,颜色变浅,如白陶土状;或小便呈深黄色,外观如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浸在尿布或衣服上,留有黄色痕迹,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五看皮肤

  出现皮疹。在没有吃特殊食物和服用药物的情况下突然身上出现皮疹而发痒,药物治疗无效,这种现象与免疫复合物有关,是肝炎症状之一。

  六看身体否疼痛

  如果小儿肝脏肿大,可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尤其以夜间为甚.个别患儿还可表现为脾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或者在不发热的情况下,出现原因不明的关节疼痛,而且关节内又无积液,这往往是肝炎免疫复合物所引起的,多见于乙型肝炎

  七看发热状况

  如体温在38℃以下,下午较上午低热明显,发烧时口鼻、皮肤有灼热感,类似感冒,这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前期症状表现。

  TIPS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如果怀孕时母亲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病,那么孩子出生后的患病可能性达到90%,所以有必要让下一代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采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出生24小时后,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接种。

  接种时间:出生满24小时以后注射第一针,满月后第二针,满6个月时第三针。接种部位在大腿前外侧。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

  禁忌:如果新生儿是先天畸形及严重内脏机能障碍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接种。早产儿在出生一个月后方可注射。

  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