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钙帮长老”传授补钙秘籍

2013-05-23 09:50:23好孩子科学育儿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宝宝补钙对于今后生长是至关重要的,许多父母都着急为宝宝补钙。但是自己毕竟没有多少育儿经验,希望专家能够支招。小编因此咨询了专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钙帮长老”传授的补钙秘籍吧。

  宝宝什么时候补钙?

  纯母乳喂养,母乳充足,妈妈又按时补充钙剂,宝宝6个月以前可以不额外补充钙剂,喝配方奶的宝宝如果奶量够,计算一下奶量中的钙,再考虑需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就一般的说孩子出生2周后,就应该适量补充维生素A+D。

    宝宝如何补钙?

  一、不要让钙遇见草酸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二、钙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三、让宝宝睡前服用钙片

  睡眠期间最是长身体的时候,也是骨骼对钙吸收力最强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缺钙抽筋的体验,一般是在睡梦中,可见睡觉时最应补钙。可以在睡前给宝宝服用钙制品,让钙能充分吸收。

  四、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

  有些钙制品需要补充维生素D,而有些不需要补充就能吸收。不论给宝宝吃的是哪种,维生素D都要适量补充,而且最好用食补和晒太阳或服用 鱼肝油的方式,不要让宝宝直接服用纯维生素D,防止维生素D过量中毒。阳光是维生素D的天然原料,如果让宝宝接受阳光照射,比如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就不用再口服维生素D了,阳光会直接促使体内生成维生素D。

  五、补钙产品的选择有讲究

  选择一些钙源好、吸收好、口感好、不刺激肠胃的婴幼儿专用钙产品;最好选择单一元素的钙产品;选知名度高的钙产品,但是不要盲目地跟着广告走,要看清钙元素的含量以及吸收率和溶解度。最好是咨询医生后再选择补钙产品。

  六、不要选择碳酸钙

  碳酸钙偏碱性,而宝宝的胃酸还很少,所以碳酸钙类补钙产品会影响新生宝宝的消化。四个月的宝宝最适合吃葡萄糖酸钙,另外,乳酸钙也是不错的选择。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都比碳酸钙好。

  七、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人体每次摄入钙低于或等于50毫克时,钙的吸收率最高。所以每次给宝宝服用钙制品可以量少一点,分成多次服用,这样可以保证一天当中很多时间都有钙的补充。如果一次就服用很多,大量没吸收的钙就浪费了。

  八、千万不要补钙过量

  很多钙过量的宝宝会厌食、便秘,严重了还会患“鬼脸综合症”,宝宝会有扁扁的朝天鼻、大嘴而且表情怪异,疾病也很多。钙过量还会导致骨头过早成熟,也会影响宝宝将来身高的。

  宝宝补钙注意事项:

  1、补钙剂量是否足够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补钙的时候只知道孩子吃了钙,而不知道吃了多少钙。补钙剂量不足不仅不利于孩子骨骼和牙齿的健康成长,还会让孩子错过补钙的最佳时间,无法为骨骼“储存”更多的钙。

  2、维生素D摄入是否足够

  缺少维生素D,吃再多的钙也吸收不了多少,骨骼内也不会沉积更多的钙。所以在春夏季节应让孩子多晒太阳,孩子的皮肤经日光照射后可以生成维生素D。而秋冬季节日光照射不充足,孩子户外活动少,应注意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D,但每天补充的总剂量不宜超过800国际单位。

  3、膳食是否有影响

  膳食中食盐含量较高或大量吃高蛋白食物,会使钙从尿中的丢失增多;高脂肪饮食,大量的含磷酸、镁、咖啡因的食品会影响钙的吸收与排泄;食物中的草酸、植酸也会影响钙吸收。菠菜、茭白、竹笋等含草酸过多的食物,用热水烫过后再吃比较好。

  4、补钙、补铁、补锌的产品应分开服用

  同时服用会相互影响吸收。

  5、何时补钙?

  补钙最好随餐服用、餐后服用或晚上临睡前服用,这样补钙效果最佳。

  6、不宜将钙片溶入奶中服用

  这是因为过多的钙离子会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

  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就会更加明显。而且奶制品含钙量较高,孩子一次服用大量的钙吸收不了,反而会影响补钙的效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